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學校介紹.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學校介紹. Show all posts

Monday, 19 November 2012

學校介紹: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http://www.citipro.com.hk/article/1647.html

家長分享:報讀八校累積面試經驗


就讀學校: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Rowena(假名)的女兒在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讀小二,回想兩年前,為了想女兒考入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和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她合共為女兒報讀了八所直資和私立小學,務求女兒吸取面試的經驗和適應氣氛,最後,雖然女兒未獲最心儀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取錄,但其餘七所小學皆取錄了Rowena的女兒。

傳統名校 小組教學

「始終家長不是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的舊生,跟學校沒有關係,較難入該校,女兒面試該校時也較緊張,有陪跑心態,所以不獲取錄。相反,女兒在面試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時表現輕鬆,結果即獲取錄。」Rowena說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的老師在面見學生前,會讓他們在大堂畫畫,讓他們放鬆心情,熟習環境後才進行面試,而女兒在面試完畢後,也可笑容滿面地跟她說:「問題很簡單,全部都懂得答。」

事實上,學校輕鬆的氣氛亦正是Rowena喜歡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的原因之一。她指該校雖是傳統名校,但卻又有國際學校的感覺, 每班三十三人,不會太多人一班,而且該校有直屬中學作銜接,不用再為升中選校而操心,最重要的是,學校老師非常照顧學生,會跟家長保持密切聯絡。「有次女兒在小息跌倒,其實無傷,但也會打電話來告知,或者在手冊內告知。」

然而,在幼稚園升讀小一,環境和學習模式大變,Rowena說女兒在學期初時,在適應上也有點問題。她表示最初老師每星期都打電話告之,指女兒對分數太緊張。「有次中文默書她得到九十五分, 立即就哭了出來。」原來Rowena的女兒在幼稚園時成績標青,功課不是取A就是一百分,故升小後默書或其他功課不是滿分,即感難以接受。「當時唯有不斷告訴她,八十分已很不錯了。足足兩個月後,她中文默書得八十五分,這次她終於沒有再哭了。」

小息講英文 基礎要打好

為免子女升小時有挫敗感,Rowena提醒其他家長,應先跟子女作心理準備,默書、考試不一定每次會滿分,還要給他們多作鼓勵;此外,Rowena表示,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主要以英語教學,學生在小息時也會說英文,因此有意替子女報讀該校的話,應為他們打好英文基礎。


Wednesday, 15 August 2012

拔萃女小學 Diocesan Girls' Junior School - Articles

2nd Interview Contents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42779&highlight=DGJS



校長Mrs. Dai

女強人名校攻略 送寶貝入女拔

面試時,答題要詳細。羅太憶述,其中一條題目是「請舉出蘋果和提子的四種分別?

寫信給校長,態度懇切地解釋選讀該校原因,以及自己作為專業人士如何為囡囡鋪排前路,並附上名片,結果女兒成功踏入名校之門

小一面試10校同日舉行 家長包的士帶兒趕四場 


考試當日由小學生帶領考生入校

入四大名校面試秘技








Comment on DGJS from current parent
轉載自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65566&extra=&page=3 

唔好再聽別人的謠言,其實小女在女拔讀得非常開心 !愈來愈開心,而且自信心真的強了不少! 學校的功課都是貴精不貴多,絕少抄寫功課。長假期時最多只是有讀書報告,但是大部分的同學都愛看書,所以根本不是問題,最多是分組的專題研習,由於自小一時已開始做此類功課,所以亦不用家長擔憂,只要能安排場地給小朋友討論,他們便可自行完成,而且成績亦不俗!我最欣賞的是學校的老師很有愛心,亦有活力,戴校長真的是一個很好、很愛同學的校長。每個星期校長都會抽時間與各領袖生真情對話,小女說校長很細心聆聽她們的意見並盡量滿足她們合理的訴求。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女一年級時,九月的第一二或第三個星期,學校已有游泳課,當時小女只有五歲多,在老師的指導下,她和同學們能自己更換泳衣,課後換回校服,當中只有一堂時間,但她們能做到,而小女人仔細細,她是細女。從來沒有遺失任何東西,我真想知道老師是如何教她們的。總括來說,我和小女都很愛學校。 

Tuesday, 24 July 2012

培橋書院 - 教學模式

培橋書院


小一家長會 (轉載自edu-kingdom forum)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2811&extra=page%3D1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99186&extra=page%3D1&page=5 

報告下今日小一家長會重點,俾有意既家長參考。  

中文:老師話就算吾識普通話,半年後佢地口音及能力肯定叻過好多家長。會用2個月時間教拼音!書本用繁體版人教書,字語都很優美,亦會教唐詩,仲有中國藝術課,教相聲、京劇、詩詞等。功課需要每天朗讀1文、會有工作紙練習咁。很重視閱讀!  

英文:用專題教學!很多閱讀寫作機會及需要。每天日記、周記,寫作老師批改會按教學目標修改注重部分,教拼音、需朗讀,每周規定書籍閱讀報告,另有自行選讀書籍需每天閱讀,會按孩子程度分級做閱讀,並紀錄進度,亦有線上閱讀課程。會有英文表演活動,教音樂、話劇、朗誦、跳舞等。  

數學:感覺有點像中文版enopi, 教授核心計算技巧(enopi式的加減)、解題技巧、數學規律、邏輯、綜合應用。有線上數學常識練習可免費做!以互動、活動小組活動及探究學習,令小孩互相幫助,加深課題認知! 

成長:可理解作常識。分6專題學習。5、6年級開始一半用英文上堂。會有參觀、外出考察、探索等。 

藝術:感覺很專業。冇家課。有藝術欣賞導賞。 

音樂:1-2 學敲擊,3-6專注一樂器。學費已包專業老師授課。仲會按皇家音樂學院的樂理考試課程教授,方便學生考試。有合唱團、節奏樂團、中樂團、西樂團同中鼓團。定期有音樂會供學生表演。  

體育:1-2一般項目,3-4開始教6項核心項目: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游泳(按能力分班)、田徑,仲有體能。5-6專注其中一項,再加認識其他新派運動。  

課外活動:聽來不多。話已融入教學裡。有校隊、制服團隊、奧數及科學。  英文有精靈班,會讀高一級。由1下開始入2年級一起上課。由老師按能力挑選。  

仲有教學語言: 
中、數:普 (高小:數好似會轉英) 
英:英 
成長: 粵為主、小部份係普、高小一半英一半普/粵 
其他: 好似主要係粵、小部份係普。但佢地既POWERPOINT又用英文既, 所以吾係好知係點。  

中英都有教拼音、要學生朗讀給父母聽, 同有書寫字體訓練。 
聽完覺得真係要睇好多書: 中英數3科都有要睇既書。 
好岩我地教學既理念, 吾係做練習去學語文, 而係要睇書、講同寫去學習。 

Friday, 8 June 2012

文章轉載 -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明報06/07升小選校全攻略)


http://life.mingpao.com/htm/primary2006/cfm/content.cfm?Path=sch_pri/sch_pri8.htm 

優質音樂歌樂處處 本土音樂家培訓地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偌大的校園,充滿跳動的音符﹕校舍正中央的圓形露天廣場,地上及觀眾席上描畫了一排排弧形鋼琴琴鍵,既是師生歇息的好去處,也是戶外表演的好地方﹔位於一樓的露天走廊,有讓學生隨時作小型演出的音樂小天地,地上鋪滿了不同的音符﹔學校的樓層標誌設計也離不開黑白琴鍵。

學校更有一個可容納800人的音樂廳、3個小型演奏廳、44個可供學生練習樂器的琴藝室及一個電子音樂創作室,校園設計處處瀰漫了音樂的氣氛。

熱誠教師 生命影響生命

音樂無分國界,學校雖以培訓土生土長的音樂家為己任,走在校園裏卻不難發現有很多外籍老師。陳永生校長稱,「我們的教學法強調國際視野,重教師的專業資格,推行專科專教,同時要教老師對教育有理想和熱誠,願意以生命影響生命。」

對於學校打正弘揚音樂的旗幟,陳校長表示﹕「我們相信音樂可紓緩情緒,啟發思維,訓練專注能力,教導小朋友一生走向正路。」他強調音樂也有助小朋友學習其他學科。

陳校長介紹,該校的音樂課每周共佔8節,從4個方向為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訓練。首先每一個學生都必須主修一種樂器(也可選擇另外副修一種樂器),由導師個別授課,並且每周舉行學生演奏會。該校並設有駐校音樂家,讓學生能與本地音樂家作學術交流。

未懂奏樂器 也可跨門檻

同時學校規定學生要參加合唱訓練。陳校長稱﹕「合唱可表達個人感情,歌曲的內容能教導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並可透過唱歌學習英文、普通話甚至外文。」此外,課程包括旋律創作及音樂欣賞,如巴哈作品如何行雲流水、充滿盼望,讓學生感受音樂大師的生命力。

陳校長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有天分,因此在收生時,並不看重學生是否能演奏樂器,而是從4方面去了解兒童的潛能﹕音樂感、學習能力、創意和人際關係。校方並希望家長明白和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成為學校的合作伙伴。

家長意見

朱太

「當初選擇這所學校,是因兒子對音樂有興趣。這兒的音樂教育內容非常豐富,除樂器外,學生還會學習歌曲創作及欣賞作曲家,接受全面的音樂訓練。」

=======================================================================

高舉音樂辦學
 現實壓力重重

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60474/music_school.html 

甫步入音樂學校的露天廣場,便看到地上一塊塊排列成鋼琴琴鍵狀的階磚。環視廣闊的校園,視線不禁被左面一座富有特色的以勒音樂廳吸引著,置身可容八百人、仿維也納音樂廳的設計,面向可容納二百人在台上演出的舞台,耳畔彷彿響起了悠揚的樂韻?珥?珥這間位於鑽石山的音樂學校創校兩年多,是全港第一所以音樂為主題的私立英文「一條龍」學校。學校每星期有八課音樂課,比重與其他學術科目一樣。

音樂教學 氣氛濃厚
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有全面而有系統的音樂訓練,學校約每兩星期便會舉辦學生音樂會或邀請樂團演出。該校並設音樂大師班,邀請出色音樂人任教,如鋼琴家羅乃新、敲擊樂大師龍向榮等。學生小一便開始學習作曲、填詞。另外,學校又會安排跨課程的音樂教育,例如在中文堂學習填詞、在美術課播放音樂等。

去年九月由傳統小學升讀音樂學校七年級(即中一)的梁亦樂表示,音樂學校曾邀請香港管弦樂團到他就讀的小學演出,現在上課時也會播放演奏家的演出,令他大開眼界,對音樂更有興趣。小學四年級學生戴翊謙也指早上步上課室時,校舍會播放古典樂曲,充滿濃厚的音樂氣氛。

另一名中一生雷君揚則表示很喜歡音樂創作課:「因為我較喜歡學習樂理,而作曲的過程又可以應用樂理知識,感覺很有趣。有時候若創作出悅耳的旋律,會很有成就感。」

他覺得學校有音樂氣氛,主要因為音樂課較多、學校較注重音樂發展。雷君揚在該校就讀前已考獲鋼琴三級,每日會練習三十至四十分鐘鋼琴。他表示父母不會特別要求他學業成績很好,對他施加壓力,他自己也覺得可以兼顧學業、音樂和其他活動。因此他喜歡上學,也喜歡學校,覺得校舍十分美觀。

而在就讀音中前已考獲鋼琴八級,正預備考演奏級的中一生李家禧則特別喜歡上音樂欣賞課,因為課堂不僅有一貫的講課,還會播放音樂給同學聽,同學也可以於課堂中得到演奏機會。他舉例當課程教授木管樂的時候,老師便會請有學習木管樂器的同學預備,在課堂上表演樂曲給同學欣賞。他也曾在同學面前表演:「雖然表演前練得頗辛苦,但發覺自己可以彈奏得好,更有信心和成就感。」

培養音樂專才 由零開始 
除了有完善的音樂設施,音樂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學習最少一種樂器,全校共有近三十位老師教授樂器,在樂器堂時「一對一」教導學生。 

但校長陳永生表示,報讀的學生不一定要有音樂底子:「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音樂天分,有待發掘。就算學生的音樂底子像白紙一般,我們也覺得可以培養他成為音樂專才。」
在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年度約有六百人報讀一百二十個小一學額,當中更有從事音樂的專業人士為子女選擇音小就讀。

今年讀小學二年級的黃亭陶,上小學後才開始學習小提琴。父親黃敬容很滿意音小的樂器教育。「女兒的教琴老師教得很用心,令我女兒由不懂得甚至不喜歡拉小提琴,到現在要她表演一首歌,也有板有眼。」他表示當初替女兒選擇音小,除了因學校位置鄰近,還覺得音樂對學習有幫助:「音樂可以令小朋友放鬆,與傳統學校比較,有音樂陪伴學習,會較容易吸收。」

音樂不為比賽 學習不為分數
陳永生指他們不會強迫學生參加校際音樂比賽、為學校振名聲,但他會鼓勵學生參賽。「我們認為音樂不是用來考級數和比賽,而是用來分享的,所以我們絕少提及學生在外比賽得獎的情況,以免他們有錯覺,以為學習是為了得獎和成績。」

此外,陳永生表示學校追求的是「基督教優質教育」,希望學生有美善的心,而不過重分數的高低。無論音樂還是其他學科,學校只會鼓勵,而不會強迫學生學習。「學校的測驗考試不設名次,學生們不需與別人比較,只須盡全力,做好本分。」儘管不催谷學生,但他指學校一直注重裝備學生融入現行的教育制度,過往的小三及小六評估結果顯示,音小學生在中、英、數三科的表現高於平均水平,證明他們辦學方向正確。

無壓力狀態 學生不進反退
功課壓力比傳統學校少,本是家長替子女報讀音樂學校的原因之一,然而學校不強迫學生學習,卻又引起了部分家長的憂慮。

李太(化名)希望今年小二的女兒不需受太大的功課壓力,加上女兒已有音樂底子,於是替她報讀音小小一。她發現與女兒同齡的學生,的確有不少是升讀了音小才開始接觸音樂。她擔心學校整體水平會因此下降;「學校學習音樂的氣氛很自由,不強迫學生學習和練琴,所以一些學生不勤力練琴的話,他們的音樂水準就會沒那麼高。」

另一名家長蔡太(化名)的兒子入讀音小前有學習鋼琴,但未有考級。她坦承小五的兒子不是讀書的料子,從前在傳統小學讀書應付不了學業,經友人介紹,覺得音小可以喚起他的學習興趣,便替他轉校插班念四年級。可是轉校後,蔡太覺得兒子的問題反而嚴重了。

蔡太的兒子每天用一個小時做功課,但蔡太覺得兒子用於溫習和練琴的時間都不足夠,故為兒子的成績感到憂慮。「我本以為兒子轉讀了音小以後,他的學習興趣會提高,可以解決問題,怎知他現在反而用更多時間玩樂,好像比從前更懶惰。」

至於學校於教統局進行的評估中成績表現高於平均水平一事,她毫不知情。
有家長表示,音小的課程比傳統學校教授的簡易,內容也較鬆散。以英文科為例,蔡太稱一直摸不清該科目的課程內容,很難在家跟進,而且她覺得學校採用的英文課本內容欠完備,側重記生字而忽略教文法,教法散亂,加上不強迫學習,以致兒子的英文成績不進反退。

另一位家長蘇太有三名子女於音小就讀,她表示音小課程較其他學校輕鬆,學得的知識會比較一般學校的學生少,自己又無法負擔為三名子女聘請補習老師,擔心將來子女的競爭力會較弱。 

為此,有些學生家長坦言會考慮為子女轉校。「其實有很多家長的觀念很傳統。」家長黃敬容覺得大部分家長都注重學術發展,為了繼續辦學,學校其實要迎合家長的需要。

不過,陳永生不認為學校不合乎家長的要求:「學校每年會舉辦答問大會,提醒家長要完全認同學校的理念才報讀本校。」

學校尚新 且看將來
學校始終開辦不久,不少家長仍以觀望心態看學校的未來。家長教師會副主席梁謝雪茵更認為音小仍然摸索著辦學的節奏,將成立已久的傳統學校與音小比較有欠公平。「作為家長,我們對待學校,其實就像帶孩子般,總會望子成龍,希望它將來有所成就。不過,我們不應忘記,學校還在『孩提』階段,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包容學校的不足。」■

======================================================================= 

(轉載自
http://www.phpbbserver.com/phpbb/viewtopic.php?mforum=icqm&p=1025)

第 784 期 17-03-2005 壹週刊 
坦 白 講  只 是 夢 一 場
 

陳 永 生 
國 際 基 督 教 優 質 音 樂 中 學 暨 小 學 校 長 , 成 功 開 辦 全 港 首 間 以 音 樂 為 主 的 私 立 中 小 學 校 。 


我 間 學 校 用 了 一 億 七 千 元 興 建 , 有 個 維 也 納 歌 劇 院 設 計 的 演 奏 廳 , 觀 眾 席 分 兩 層 ; 牆 上 有 五 十 個 音 響 控 制 門 , 可 因 應 不 同 樂 器 演 奏 而 造 出 最 靚 的 音 響 效 果 ; 還 有 全 職 音 響 及 燈 光 控 制 師 , 台 上 有 個 百 萬 鋼 琴 。 全 亞 洲 , 就 只 有 我 間 學 校 有 這 種 設 備 。 
我 出 身 草 根 , 九 兄 弟 姊 妹 我 排 第 八 , 一 張 碌 架 床 幾 兄 弟 。 我 很 愛 古 典 音 樂 , 但 家 裡 沒 錢 栽 培 , 學 校 又 無 得 學 。 至 高 中 , 我 才 靠 補 習 賺 錢 學 古 典 結 他 。 我 一 直 半 工 讀 , 兩 年 後 拿 了 古 典 結 他 八 級 , 考 入 浸 會 主 修 音 樂 , 再 去 西 班 牙 讀 音 樂 碩 士 。 
我 唔 想 下 一 代 要 好 似 我 咁 辛 苦 才 可 以 學 音 樂 。 所 以 , 我 希 望 建 一 間 音 樂 學 校 , 將 音 樂 普 及 化 , 令 窮 人 都 有 機 會 學 。 

畢 業 後 我 教 音 樂 , 兩 年 後 便 做 了 校 長 。 事 業 很 順 利 , 但 我 無 忘 記 理 想 。 我 花 了 三 年 時 間 給 政 府 寫 建 議 書 , 最 終 獲 得 撥 款 建 校 。 
我 把 所 有 心 機 都 放 在 學 校 上 。 除 了 音 樂 廳 , 我 還 設 計 了 四 十 個 琴 室 , 學 生 老 師 可 以 單 對 單 學 樂 器 , 操 場 地 板 都 畫 滿 了 音 符 圖 案 。 我 還 制 定 一 星 期 有 七 堂 音 樂 , 小 一 學 生 都 學 作 曲 作 詞 。 
這 所 學 校 讓 我 自 豪 。 但 是 , 私 校 要 自 負 盈 虧 , 雖 然 有 教 徒 捐 獻 , 又 租 演 奏 廳 外 用 幫 補 , 又 搞 音 樂 會 籌 款 , 無 奈 仍 欠 八 百 萬 經 費 , 每 月 學 費 也 要 三 千 多 才 能 維 持 支 出 。 草 根 家 庭 , 根 本 俾 唔 起 。 
我 花 盡 心 思 , 但 原 來 要 將 音 樂 普 及 化 , 只 是 個 夢 想 。 


Wednesday, 30 May 2012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St. Paul Co-educational College Primary School - Articles


入四大名校面試秘技

聖保羅男女中小學校長解構面試

部署奏效 攻入名校 借鏡3成功個案

明報 - 升小選校系列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study5.cfm?File=20100907/schc/Priv04.txt



http://video4.mingpao.com/cfm/Player1.cfm?File=http://video3.mingpao.com/201007/EDU20100707_14_512x288.flv&Portal=happypama&Adv=ad001&Size=460x410



http://video4.mingpao.com/cfm/Player1.cfm?File=http://video3.mingpao.com/201007/EDU20100707_15_512x288.flv&Portal=happypama&Adv=ad001&Size=460x410



http://video4.mingpao.com/cfm/Player1.cfm?File=http://video3.mingpao.com/201007/EDU20100707_16_512x288.flv&Portal=happypama&Adv=ad001&Size=460x410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study3.cfm?File=20100907/prepc/shd1.txt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study3.cfm?File=20100907/prepc/shd2.txt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study3.cfm?File=20100907/prepc/shd3.txt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study3.cfm?File=20100907/prepc/shd4.txt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面試 考學生獨立自理能力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PKL Camoes Tan Siu Lin Primary School - 學校資料

2013-2014 P1 First Phase Schedule

===============================================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面試貼士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直資新貴 谷第三語 升名中學

名校校長 親述面試貼士

後起之秀﹕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陳守仁小學面試流程可下載至iPhone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Po Leung Kok Choi Kai Yau School - Articles

以下家長分享為和選擇CKY而不選DGJS.



以下是一位CKY Grade 8 學生做英文Presentation.




Tuesday, 15 May 2012

學校參觀 -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創校年份: 2006
教學語言: 英文 (普通話教中文)
學校類別: DSS 直資
網頁: http://www.hkbuas.edu.hk 

報名日期: 2012年6月8日至8月11日
面試日期: 2012年8月23, 24, 25日
家長面試: 2012年9月29日
2012年6月8日下午1:00開始下載表格
報名方發: 要親身交到學校


今天跟女兒的幼稚園去了參觀王錦輝小學. 
我都沒有報名去聽他們的小一入學簡介會. 因為不是頭5分鐘在網上報名, 
根本沒機會!

第一站, 我們去了演講廳.
副校長徐太說今天是特別安排給我們幼稚園的家長, 讓我們可以問問題, 不需要等到簡介會.
但有些資料可能在簡介會會介紹得詳細一點.

首先我們去了參觀校園. 

操場剛剛有一班小學生在上PE堂. 徐太說, 他們有一個規矩.
在小息時, 綠色的地方, 學生們可以隨意跑, 隨意玩.
但紅色的地方就只可以慢慢步行.


小學校舍


圖書館 - 是中學和小學生公用的. 標題是簡體字. 但學校是用繁體字教中文.




這些是剛剛小四學生去佛山遊學時做的作品.



這些也是.


之後我們去了6樓. 望下去學校大門和圖書館的大樓.
圖書館後面是中學的校舍.


六樓天台有個空中花園和玻璃屋.
學校有花王打理裏面的植物.
學生也有機會打理植物.
除了淋水外, 也要量泥土的濕度.
中學那邊種了中藥. 因為浸大有中醫院, 他們也希望學生對中藥都有興趣.
學校旁邊就是International Christian School.


這是小學校舍六樓望下去. 覺得新的校舍(不同學校的校舍)都是差不多.
盡量讓多一點陽光到每一處.


這是VA(Visual Arts)房.


這是電腦房. 


看到牆上的表嗎? 小三開始就學倉頡輸入法!


之後我們就回到演講廳.

之後Ms Din, 小學校長, 就來到跟我們介紹學校的特色.
第一, 他們有OLE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堂.
其實學校的網頁都有提到.
第二, 他們每年級都有Excursions.
小一至三在香港Day Camp或一晚的overnight camp.
小四開始就去遠一點.
學校網頁都有介紹.

到家長問問題, 最關心的都是面試形式.
Ms Din說一定是用母語(粵語, 英文, 普通話都可以).
但最好一定一定不要說用英文如果家裡不是說英文.
因為一定會影響小孩的表達能力和面試表現.

交報名表時, 學校最多收一張A4紙(2面)的Profile.
因是要親身到學校遞表, 如果交多了的資料, 學校是會即時交回給家長.

學校平時考試模式. 中英數是考卷的.
其他科目是平時評估的.

也有家長問到, 學校之後會否行IB?
因為副校長說過學校很多地方都跟IB理念.
但校長說學校是直資, 都跟教處要求的大剛.
到中學時, 學校有counsellor 幫他們選擇考甚麼試 - IGCSE, etc.

因今年學校才5週年, 未有畢業生. 真的不知道教育效果如何!
但如果家長們喜歡活動教學, 少功課,
WKF 是可以滿足到的!

UPDATE:
今日在edu-kingdom看到這個thread.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87849&extra=page%3D1 
說羅美寶校長9月會調去EDB(教育局)一年!
不知對學校有甚麼影響?



Thursday, 22 March 2012

Gaia School 鄉師自然學校 (Waldorf)

I came across this blog describing the Gaia School 鄉師自然學校 in Tuen Mun. It's the only Waldorf based school for HK Chinese students (others are catered towards westerners).  The Hong Kong education system is very frustrating and it's pushing me to become the kind of mother I don't want to be. *sigh*. I really believe in the Montessori / Waldorf type of way to raise and school kids - more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e, 動動手, 才可動腦. But HK is too focused on paper work. Even though I really try to give more outdoor time and play time for the kids, it seems still ok for Aidan. But for Tanya, a lot more time are devoted towards worksheets - learning English, Chinese and Math. Good thing I took the Montessori parents course and read quite a lot of books on it. I tried to still make learning these fun for Tanya first - making her use her hands to learn, playing games, making toys and games for her to learn these mundane subjects. Then she writes them on paper. But the more I keep reading, The Waldorf philosophy goes even deeper to the root - let the kids participate in the nature's process rather than learning about them in games. Now a lot more planning for me to do in order to squeeze out time to get them to start planting!

不做怪獸家長: 難為了資優孩子 "非典"港爸媽奮鬥記 (中)

森林教室